中国三中全会决定加快改革推进国家现代化

经济政策不会出现剧烈改变,重点强调“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本周四结束。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全体会议中最重要的会议,因为它传统上是致力于经济的会议。在持续四天的会议上,最重要的党员首先讨论了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几十年来第一次全会是在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召开的。全会前夕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亚洲巨人的经济同比增长为4.7%,这个数字对于中国的发展需要来说还太低。

这次全会是闭门举行的,分析人士和专家试图了解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国领导层决定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经济放缓,以及中国的计划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什么影响世界。

中共中央通过了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决议。据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这次全会的决议是基于习近平主席所作的党的政治局工作报告。政治局是处理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最高机关。

文件提出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档决议指出,“全会提出的任务必须在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之际落实并完成”。

在中国放弃比西方持续时间长得多的严厉封锁政策大约一年半后,中国经济并没有像所有人预期的那样大力重启。到2024年,中国政府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实现“每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第二季度令人失望的经济结果表明,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正如国际专家指出的那样,“按照西方标准,中国正在以非常高的速度增长,但这对于一个实际上仍在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还不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的人均GDP为12,700美元,而美国的人均GDP为76,300美元。

转变以投资为基础的旧发展模式,即国家动员全国经济力量发展电子和高科技产业、制造业、重工业、出口、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中国需要对其经济的大部分部门进行重大且有风险的改革。在西方,他们这样看待这个过程:中国领导层现在必须支持一种“基于消费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不再是国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共产党,通过投资和补贴来引导经济资源,而是通过私营企业和 15 亿人口来创造国家的大部分财富,正如所有成熟经济体所发生的那样。”

在此背景下,全会最终决议重申“要继续推进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从文件的字里行间,我们了解到,376名中共中央委员投票支持经济转型的“中间道路”,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社会和政治不稳定。这是因为文件提到要“防控公共安全风险,维护社会稳定,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全会达成的妥协将利用未具体说明的“新质生产力”,这使我们相信国家经济政策不会突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