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杜桑·普罗罗科维奇

新的力量平衡的持续创造已经走得太远并且已经不可逆转,正在导致多极秩序的形成。不幸的是,乌克兰和中东冲突的升级只能代表新冲突的开始,而新冲突将在存在地缘政治热点的其他经线上继续下去。中间势力能否阻止事态发展?

卡西姆-佐马尔·托卡耶夫

今年的阿斯塔纳国际论坛(10 月举行)致力于探讨中等强国在不断变化的国际背景下的地位和立场。和往常一样,友善的东道主以最高级别组织了一切,这次他们组织了由总统卡西姆-佐马尔·托卡耶夫(Kassym-Zhomart Tokayev)的单独演讲(如图)。即使国家元首没有发表任何重大言论,仅限于普通的政治用语,但对于参与者,特别是学术界和媒体代表来说,这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你不是每天都会向国家元首提出要求的。国家元首并不是每天都有机会做出诚实、详细的回应。托卡耶夫总统并没有局限于通常的政治用语,他谈到了紧迫的问题。毫无疑问,哈萨克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中等强国。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个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外交政策四大支柱:独立、多边主义、地区稳定和外交

托卡耶夫总统确定了外交政策的四大支柱:独立、多边主义、地区稳定和外交。因此,一个国家要被视为中间强国,必须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务实,在冲突中不选边站队),积极支持多边平台(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倡议)的工作,并努力团结所有地区国家。 (中亚有所谓“五国”的形式,除哈萨克斯坦外,还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并不断采取外交行动间接或直接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不依赖军事力量或将解决方案强加于任何人)。

哈萨克斯坦战略研究所在其对 2023 年国家和全球事件的全面年度回顾中强调,在结构性变革时期,“中等强国正在努力维持全球政治体系的秩序”。因此,它们与大国发生冲突,因为中等国家要求“相同的规则和相同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人”。由于我们生活在“无序时代”,维持秩序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正如前面的结论所表明的那样,中间大国和大国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出现问题。然而,当涉及到中间权力时,前面的问题也出现了,需要解决。中间权力是什么概念?如何识别他们?

中间权力是什么概念?如何识别他们?

在政治领域看似显而易见的事情在学术界往往完全晦涩难懂,让记者们感到困惑。事实上,无论有多少发言者谈论这个话题,他们都给出了同样多的不同解释。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一些标准对中间权力进行定义和分类。因此,根据作者、他们的理论和方法框架——以及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你通常会听到中等强国还包括印度、日本、巴西、韩国、德国,还有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土耳其、以色列……

这个词在20世纪中叶开始被更积极地使用,当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开始寻求在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称自己为中间大国。目前尚不清楚丘吉尔和斯大林如何回应这一要求,尽管这很容易猜测。当然,有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影响力,或者在某些实力潜力指标(军事、经济、政治)上表现突出,因此不能被归类为小国,同时其影响力和实力,他们的潜力不成比例地低于“最重要的参与者”,因此他们也不能被归类为大国。在这个中间空间中存在着数十种不同的、在国际关系方面往往无法比较的政治力量。例如,其中有次帝国势力:区域行为体,由于全球层面的大国(帝国)的支持,可以在同一大国的支持下满足其在地区层面的部分利益。这可以解释日本或以色列的行动。其中包括被宣布为地区大国的国家,这些国家决定地区安全的动态,因为它们不仅拥有明显的实力潜力(大于其邻国),而且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此类别包括土耳其和伊朗。其中包括大国地位的竞争者、长期超越地区层面并对某些全球进程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例如印度和巴西。上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很难归入上述三个类别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它们是英语圈和五眼联盟的组成部分。它们与美国、英国和新西兰就安全政策达成一致并参与战略目标的实施。

大国陷入相互竞争,国际机构无力解决当前危机

2022 年 2 月之后尤其困难的是试图定义欧洲国家的角色。除了法国之外 — — 即使这仅在言辞层面和不断重复战略自主这一短语上引人注目 — — 北约的其他欧洲成员国实际上没有回旋或独立行动的余地。包括德国。如果一个国家对其能源安全所依赖的重要天然气管道遭到破坏不做出任何反应,还能被称为中间大国吗?

托卡耶夫总统声称“大国陷入相互竞争”,因此国际机构无法解决当前危机,这是绝对正确的。然而,他呼吁将中等强国聚集在一起并组织一个讨论和寻找解决方案的平台的现实程度仍然值得怀疑。这一想法本身是崇高的,这一倡议可以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但次帝国势力将作为帝国利益的指挥者参与这个平台(他们总是朝一个方向引导,他们没有客观公正的态度) ,地区大国都将通过他们所统治地区的棱镜来看待(他们不需要威胁其当前地位的新原则),大国竞争者将(滥用)利用这种情况来证明他们的野心。

在无政府主义的国际环境中,秩序随着新的均势的建立而发生变化。大国(及其追随者)创造了新的力量平衡,通过对抗和合作都可以建立秩序。很多时候,秩序是通过冲突建立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秩序是通过合作建立的,即通过大国之间达成均势的协议来建立。类似的例外发生在20世纪末,当时苏联超级国家的自我清算导致了两极秩序的崩溃。但这里也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巩固新的权力平衡和以此为基础的单极秩序,美国发动了一系列预防性战争,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侵略,组织颜色革命,并对合作伙伴进行纪律约束。

新的力量平衡的持续形成已经走得太远并且已经不可逆转,正在导致多极(很可能是不对称)秩序的形成,不幸的是,乌克兰和中东冲突的升级可能代表这只是新冲突的开始,这些冲突将在存在地缘政治热点的其他经脉上继续下去。中间势力能否阻止事态发展?当然没有确切的答案。特别是因为甚至连中间权力概念的解释也值得怀疑。但这并不是不思考这个话题和不开始新研究的理由。也许正是在形成合作平台的过程中,对于中间力量的更清晰的定义才可能“出现”。也许那时就会出现关于为新秩序制定规则和原则的新想法。总的来说,这种方法不应该被放弃。一方面是实践的政治部分,另一方面是理论和学术的部分。今年在阿斯塔纳举行的国际论坛表明,这个话题仍然需要讨论。所有冲突均以达成协议而结束。迟早,当力量平衡完成、秩序“巩固”后,就需要就众多问题展开讨论,商定谈判框架,通过外交寻求解决方案。当然,需要有人扮演所有大国都能接受的调解人角色。

小国无法发挥这样的作用。这就是中间权力仍然存在的原因。尽管如此,至少目前,我们无法定义它们。

科学政治学教授、博士

杜桑·普罗罗科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