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超国家最高组织正陷入严重危机。 在持续不断的冲突中,由于官僚主义,尤其是大国的施压,当前的联合国被证明是无效的。 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回归本源章则和精神。

人们普遍对联合国无力阻止从东欧到中东的冲突蔓延和恶化感到失望。 关键在于,正如基辛格在他关于 19 世纪欧洲协调的杰作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多国家体系要想保持稳定与和平,就必须能够依靠该体系内部各国力量来维持它的承诺,并利用“合法性的共同概念”来调节其中的一些变数。

联合国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宣布的《大西洋宪章》计划实施的巅峰。 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更广泛、更持久的全球安全体系”,其中尊重“所有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有利于“所有国家,无论大国或小国,无论是赢家还是输家,都可以平等地进入世界贸易和获取原材料的权利”。

除了放弃使用武力之外,以上两个主要概念,是国际秩序计划的基础,而这一国际秩序在与希特勒德国的冲突结束时出现。 1945年旧金山会议的成果是美、英、苏、中各自立场协调一致的结果。 由于罗斯福高瞻远瞩的坚持,中国被纳入这一核心。

即使在其最坚定的支持者去世后,该计划仍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批准了一项旨在保证甚至连苏联人也赞同的自由国际秩序的规约。 然而,授权使用武力的决定权,保留给了建立这一国际秩序的四个轴心国家,并且还慷慨地扩展到法国。 冲突后对战后解决方案的分歧,导致凝聚四位最初推动者的“共同合法性概念”消失,导致联合国因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使用否决权而频频瘫痪。同时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对立势力,即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古巴危机的克服以及两个集团之间辩证紧张关系的影响导致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召开,并至少以声明的形式恢复了《大西洋宪章》就已阐明,作为联合国建立基础的“共同合法性概念”。 1975年的《赫尔辛基法案》中,苏联及其东欧盟国坚持西方自由宪政原则,明确赞同罗斯福和丘吉尔关于人民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以及在经济活动中不遭受歧视的两个初衷。随后,西方与戈尔巴乔夫在玻璃宫达成了合作,并恢复了联合国职能的真正有效性。 1990年11月,关于解决科威特危机的第678号决议获得一致通过,是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事实上,国际体系大国之间重新建立了统一的目标:与其说是在海湾地区进行具体的军事干预,不如说是《赫尔辛基法案》重申的“自由国际秩序”价值观再次成为世界各国一直认可的联合国的创始价值观。

然而,布什在 1992 年未能连任意味着美国已不再遵循这些价值观。 采取政权更迭政策,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轰炸南斯拉夫,显然违反了《赫尔辛基法案》和《联合国宪章》的规定。 相反,他们赋予了美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生命力,不再受到传统自由主义原则的约束,而是受到另一种的国际秩序的启发。

这些事态发展破坏了《大西洋宪章》中已转化为联合国规约的两项原始原则。 但联合国当前的危机也是由于其决策机构未能适应国际体系所发生的演变,在共同合法性理念的启发下出现了新的权力因素和新的国家聚集体。 最重要的是七国集团和金砖国家,它们都在最终宣言中阐述了自己对全球秩序的愿景。 金砖国家重申需要充分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而七国集团则重申致力于“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扩大联合国决策机构,并达成一项旨在确定七国集团“规则”与联合国规约之间兼容性的协议,或许可以恢复稳定与和平的国际体系不可或缺的合法性概念。

国际关系史学家、大西洋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圣彼得堡大学访问学者。

安东·朱利奥·德·罗伯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