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nions #51/23

Opinions #51 / 23
欧盟:入盟幻想曲

随着欧盟决定正式启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入布鲁塞尔俱乐部的谈判程序,欧洲各国总理纷纷发出欢呼声。 欧盟像一个越来越不那么排他的俱乐部,西巴尔干国家,甚至遥远的高加索国家、格鲁吉亚也被承诺将进入该俱乐部。 欧盟可能从 27 个成员国扩大到 35 个。
欧盟即将大洗牌的领导层(Von der Leyen、Michel、Borrell、Metsola)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论,他们的任期即将结束了,这种表态属于欧洲政治传统:盛赞做出的决定,最小化其实施困难,忽视相关问题。
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看,扩员的决定绝不仅仅是政治传统,还有更深层的东西。 这一决定收到了大洋彼岸的支持。 在华盛顿,欧洲人的选择被认为是明智和尽职的。 主流媒体紧跟潮流,强调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目前来讲,这一决定表示的是这些国家入盟的“潜力”。 如果我们还想要现实一点,应该说是“假设”。
对于仍在欧盟之外的其余巴尔干国家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地理连续性对它们有利。 至于黑海这边的两个共和国,乌克兰和摩尔多瓦。 对他们来说,他们的候选资格最终很有可能走上一条狭窄的轨道。 土耳其的先例就是一个警告。
1952 年加入北约后,土耳其作为通往东方的大门在 1963 年与欧盟签署了联合条约,仅仅四分之一个世纪后(1987 年)就开始了入盟谈判。 六十年过去了,布鲁塞尔一直在安抚和刹车直接摇摆不定。
走走停停耗尽了一切外交努力。 土耳其人牢牢记住了进入欧洲的最后有利时机。 2002 年,埃尔多安抵达哥本哈根欧洲理事会,他确信自己会得到几十年来一直期待的答案。 他们对意大利政府首脑贝卢斯科尼寄予厚望,贝卢斯科尼曾宣布支持土耳其事业,但面对新的怀疑,尤其是来自法国和德国——希拉克和施罗德的怀疑,贝卢斯科尼没有再坚持。
在那次失望之后,安卡拉决定其国际投射将不再优先考虑欧洲。 从那时起,土耳其的地缘政治一直以中东、俄罗斯和中亚为导向。
土耳其继续因其跨大陆性质(即非同质性)而受到批评。 伊斯坦布尔位于欧洲,与安纳托利亚-亚洲部分不同,并且在文化上几乎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穆斯林国家,就像阿尔巴尼亚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也是以穆斯林为主一样,这些国家现在距离欧盟仅一步之遥。
每当土耳其即将加入时,欧盟都会因土耳其没有实现其内部和平而提出反对。 库尔德问题涉及集中在该国东南部的大部分人口(约20%土耳其人口),已成为欧盟难以克服的弱点。 欧盟不接受内部存在持续领土冲突的国家加入。 对于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另一个超国家组织北约来说,这也是一个决定性原则。
因此,乌克兰和摩尔多瓦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摩尔多瓦与德涅斯特河沿岸独立地区的争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悬而未决。
那么我们应该对上周欧盟的决定赋予什么价值呢? 也许美国流传的评论反映了这一点:在最戏剧性的时刻对乌克兰领导人提供道义支持。 没有华盛顿无限的资金和军备的保证,没有欧洲中期经济和军事援助的确定性,反攻在经过五个月的僵局后转变为以防御为主的战略,冬季即将到来。寒冷和黑暗迫在眉睫,社会、统治集团和武装部队本身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进入欧洲的承诺对泽连斯基来说就像一剂补品。 有人将之形象地描述为:“拍拍背安慰一下”。
这可能是一个承诺,也可能只是一个海市蜃楼。

资深记者

亚历山德罗·卡西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