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托马索·巴罗尼奥
简述

几十年来,世界经济不断扩张,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2008年以后,全球化开始放缓,然后因战争而停止,通货膨胀飙升。

Le previsioni hanno sottostimato di gran lunga questa possibilità e le misure di Bce e Federal reserve si sono rivelate sostanzialmente fallimentari.  

从封锁造成的经济危机,到新冠后逐步的重新开放,再到乌克兰战争的冲击,一个词再次出现在新闻头条上:通货膨胀。即使是那些坚决不追踪时事和公共舆论的人,也开始发现咖啡店的咖啡涨价和公交票价的上涨了。

实际上,通货膨胀率已经以令人担忧的态势上升。以意大利为例,通货膨胀在2022年12月达到11.6%,2023年1月达到10.1%;这一水平比两年前同月的国家统计局所记录的0.2%年度通货膨胀率高出五十倍。

国际机构的预测大大低估了此次的通货膨胀,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的措施被证明实际上是失败的。

然而,通货膨胀的加剧不仅仅是由于错误的预测和不恰当的措施,还是由结构性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原因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是全球化的急剧减速,对于悲观主义者来说,是全球化的终结。

Tra il 1995 e il 2010, il ritmo di crescita del commercio mondiale è stato doppio rispetto a quello della crescita del PIL mondiale

几十年来,全球经济通过减少贸易壁垒以及利用来自全球各地的资本和劳动力而得以扩张。商品生产已经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因此消费者享受到了更低的价格。同样在2021年,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上发表的有关疫情后全球化的演讲中解释了全球贸易如何受益于贸易壁垒的消除。建立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经济结构,结合了每个国家的优势。结果是什么?“在1995年至2010年期间,全球贸易增长速度是全球GDP增长速度的两倍,贸易的性质已经通过全球价值链的扩展而发生变化,这是一个通过跨越国界的生产分工而发展起来的网络”。在2010年至2017年期间,得益于全球化,正是通过向全球其他地区出口,欧洲创造了3600万个就业岗位。

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大陆比美国更为开放,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在1999年至2019年之间从23%增长至26%,而在同一二十年间,欧洲的这一比例从31%增长至54%。全球贸易开放也导致了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更脆弱,对欧洲的影响更加严重。斯特凡诺·费尔特里(Stefano Feltri )在他的新著《通货膨胀》中这样评论:“欧盟在疫情期间发现,药品产业的45%活性成分进口自中国,同样地,98%的对生态转型至关重要的“稀土”材料,也是中国产的。”

La guerra in Ucraina ha però affossato le prospettive di crescita

但是全球化的减速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不仅仅是受到了新冠和乌克兰战争的影响。拉加德解释说,“2008年之后,全球化的速度就开始减缓,全球贸易增长不再超过全球GDP的增长。事实上,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与前一年相比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这在疫情爆发前夕让欧元区的制造业的衰退雪上加霜”。

然而,病毒并没有完全摧毁全球供应链,以至于经济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恢复,并且在2020年第三季度已经超过了无新冠状况下全球贸易增长率的预期水平。

然而,乌克兰战争打击了增长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在2023年仍然疲软,从2029年的6%下降到2022年的3.2%,再到2023年的2.7%。

Il rallentamento della crescita avviene in contemporanea a un aumento dell’inflazione

“有趣而令人担忧的一点是,”费尔特里指出,“增长的减速与通货膨胀的增加同时发生,在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率从2021年的4.7%上升至2022年的8.8%,预计2023年会略有下降,达到6.5%。低增长和高通货膨胀的组合似乎加强了一个观点,即全球化通过降低价格而促进了发展。”

Un mondo diverso da quello che conoscevamo

但是如果全球化减缓,价格就会开始上涨,因为较少的国际竞争使得企业能够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提高价格,而且在地缘政治局势不确定的情况下,生产开始趋于本土化,为自己的国家提供稳定性达到自给自足,尽管这意味着放弃了全球化带来的低价。

一系列因素,包括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提高的利率,将构建一个与我们过去四十年所熟悉的完全不同的世界。

新闻工作者

托马索·巴罗尼奥